『経典釈文』次第及注解伝述人(春秋)

『経典釈文』次第(春秋):原文

既是孔子所作、理當後於周公、故次於禮。左丘明受經於仲尼、公羊高受之於子夏、穀梁赤乃後代傳聞。三傳次第自顯。

『経典釈文』注解伝述人(春秋):原文

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舉則書、所以愼言行、昭法式也。諸侯亦有國史。春秋、即魯之史記也。孔子應聘不遇、自衞而歸、西狩獲麟、傷其虚應、乃與魯君子左丘明觀書於太史氏、因魯史記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遺制、下明將來之法、襃善黜惡、勒成十二公之經、以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眞、故論本事而爲之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説經也。春秋所貶損人、當世君臣、其事實皆形於傳。故隱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名高。齊人。子夏弟子。受經于子夏)、穀梁(名赤。魯人。糜信云:與秦孝公同時。七録云:名淑、字元始。風俗通云:子夏門人)、鄒氏(王吉善鄒氏春秋)、夾氏之傳。鄒氏無師、夾氏有録無書、故不顯于世(桓譚『新論』云:左氏傳遭戰國寢藏、後有餘年。魯人穀梁赤作春秋殘畧、多有遺文。又有齊人公羊高、縁經文作傳、彌失本事)

漢興、齊人胡母生(字子都。景帝時爲博士。年老歸教于齊、齊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孫弘亦頗受焉)、趙人董仲舒(官至江都膠西相)竝治公羊春秋。蘭陵褚大(梁相)、東平嬴公(諫大夫)、廣川段仲温・呂歩舒(歩・舒丞相長史)、皆仲舒弟子。嬴公守學不失師法、授東海孟卿、及魯眭弘(字孟符節令)、弘授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爲博士、至左馮翊太子太傅)、及顔安樂(字翁孫、魯國薛人也。孟姊子也。爲齊郡太守丞)、由是公羊有嚴顔之學。弘弟子百餘人、常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彭祖授琅邪王中(少府家世傳業)、中授同郡公孫文(東平太傅、徒衆甚盛)、及東門雲(荊州刺史)。安樂授淮陽泠豐(字次君。菑川太守)、及淄川任翁(少府)、豐授大司徒馬宮(字游卿、東海戚人。封扶德侯)、及琅邪左咸(郡守九卿。徒衆甚盛)。始貢禹(字少翁、琅邪人。御史大夫)事嬴公、而成於眭孟、以授潁川堂谿惠、惠授泰山冥都(丞相史)。又踈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太子太傅)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又事顔安樂、路授大司農孫寶(字子嚴、潁川鄢陵人)

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於魯申公、武帝時爲博士(傳子至孫、皆爲博士)、使與董仲舒論、江公呐於口、而丞相公孫弘本爲公羊學、比輯其義、卒用董生。於是上因尊公羊家、詔太子受。衞太子復私問穀梁而善之、其後浸微。唯魯榮廣(字王孫)、皓星公二人受焉。廣盡能傳其詩・春秋。蔡千秋(字少君、諫大夫・郎中戸將)、梁周慶(字幼君)、丁姓(字子孫。至中山太傅)、皆從廣受。千秋又事皓星公、爲學最篤。宣帝即位、聞衞太子好穀梁、乃召千秋與公羊家竝説、上善穀梁説。後又選郎十人、從千秋受。會千秋病死、徴江公孫爲博士、詔劉向受穀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復死、乃徴周慶・丁姓待詔、使卒授十人。十餘歳皆明習、乃召五經名儒、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大議殿中、平公羊穀梁同異(時、公羊博士嚴彭祖、侍郎申輓、伊推、宋顯、穀梁議郎尹更始、待詔劉向、周慶、丁姓竝論)、望之等多從穀梁。由是大盛、慶・姓皆爲博士。姓授楚申章昌曼君(爲博士、至長沙太傅)。初尹更始(字翁君、汝南邵陵人。議郎・諫大夫・長樂戸將)事蔡千秋、又受左氏傳、取其變理合者以爲章句、傳子咸(大司農)、及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丞相封侯)、房鳳(字子元、琅邪不其人。光禄大夫・五官中郎將・青州牧)。始江博士授胡常、常授梁蕭秉(字君房)、王莽時爲講學大夫。

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申傳衞人呉起(魏文侯相)、起傳其子期、期傳楚人鐸椒(楚太傅)、椒傳趙人虞卿(趙相)、卿傳同郡荀卿名況、況傳武威張蒼(漢丞相北平侯)、蒼傳洛陽賈誼(長沙梁王太傅)、誼傳至其孫嘉、嘉傳趙人貫公(『漢書』云:賈誼授貫公、爲河閒獻王博士)、貫公傳其少子長卿(蕩隂令)、長卿傳京兆尹張敞(字子高、河東平陽人。徙杜陵)、及侍御史張禹(字長子、淸河人)、禹數爲御史大夫蕭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薦禹徴待詔、未及問、會病死。禹傳尹更始、更始傳其子咸、及翟方進、胡常、常授黎陽賈護(字季君。哀帝時、待詔爲郎)、護授蒼梧陳欽(字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將軍)。『漢書』儒林傳云:「漢興、北平侯張蒼、及梁太傅賈誼、京兆尹張敞、大中大夫劉公子、皆修『春秋左氏』、傳始劉歆(字子駿、向之子。王莽國師)。從尹咸、及翟方、進受左氏(哀帝時、歆與房鳳・王龔欲立左氏、爲師丹所奏不果。平帝世、始得立)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賈護・劉歆。歆授扶風賈徽(字元伯。後漢潁陰令。作『春秋條例』二十一卷)、徽傳子逵、逵受詔列公羊・穀梁不如左氏四十事奏之、名曰『左氏長義』。章帝善之。逵又作『左氏訓詁』。司空南閤祭酒陳元作『左氏同異』、大司農鄭衆作『左氏條例章句』、南郡太守馬融爲三家同異之説。京兆尹延篤(字叔堅、南陽人)受左氏於賈逵之孫伯升、因而注之。汝南彭汪(字仲博)、記先師奇説及舊注。太中大夫許淑(字惠卿、魏郡人)、九江太守服虔(字子愼、河南人)、侍中孔嘉(字山甫、扶風人)、魏司徒王朗(字景興、肅之父)、荊州刺史王基、大司農董遇、徴士燉煌周生烈、竝注解左氏傳。梓潼李仲欽著『左氏指歸』、陳郡潁容(字子嚴。後漢公車徴不就)作『春秋條例』。又何休(字邵公、任城人。後漢諫大夫)作『左氏膏肓』『公羊墨守』『穀梁癈疾』、鄭康成『鍼膏肓』『發墨守』『起廢疾』、自是左氏大興。漢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後漢建武中、以魏郡李封爲左氏博士、羣儒蔽固者、數廷爭之、及封卒、因不復補。和帝元興十一年、鄭興父子奏上、左氏乃立於學官、仍行於世、迄今遂盛行、二傳漸微(江左中興、立左氏傳杜氏・服氏。博士太常苟崧奏請立二傳博士、詔許立公羊、云穀梁膚淺、不足立博士。王敦亂、竟不果立)。左氏今用杜預注、公羊用何休注、穀梁用范甯注(二傳近代無講者、恐其學遂絶、故爲音以示將來)

士燮注春秋經十一卷(字彦威、蒼梧人。呉衞將軍龍編侯)
賈逵『左氏解詁』三十卷
服虔『解誼』三十卷
王肅『注』三十卷
董遇『章句』三十卷
杜預『經傳集解』三十卷(字元凱、京兆杜陵人。晉鎭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當陽穆侯)
孫毓『注』二十八卷
杜預『春秋釋例』十五卷四十篇
服虔『音』一卷
魏高貴郷公『音』三卷(曹髦、字士彦、魏廢帝)
嵇康『音』三卷(字叔夜、譙國人。晉中散大夫)
杜預『音』三卷
李軌『音』三卷
荀訥『音』四卷(字世言、新蔡人。東晉尚書左民郎)
徐邈『音』三卷。
右左氏。梁東宮學士沈文何撰『春秋義疏』、闕下袟陳東宮學士王元規續成之。元規又撰『春秋音』。

何休注公羊十二卷
王愆期『注』十二卷(字門子、河東人。東晉散騎常侍、辰陽伯)
高龍『注』十二卷(字文、范陽人。東晉河南太守)
孔衍『集解』十四卷(字舒元、魯人。東晉廣陵相)
李軌『音』一卷
江惇『音』一卷。
右公羊。

漢更始『穀梁章句』十五卷
唐固『注』十二卷(字子正、丹陽人。呉尚書僕射)
糜信『注』十二卷(字南山、東海人。魏樂平太守)
孔衍『集解』十四卷
徐邈『注』十二卷
徐乾『注』十三卷(字文祚、東莞人。東晉給事中)
范甯『集注』十二卷
段肅『注』十二卷(不詳何人)
胡訥『集解』十卷。
右穀梁。

inserted by FC2 system